最近有位老哥在酬酢平台吐槽,说我方开了10年的日产轩逸终于开端了,本来盘算着8.5万公里的车程,怎么也能卖个3万块,成果验车时买家从后座缝里掏出一把卷成团的陈年泊车票,就地簸弄“你这车后座能开杂货铺啊”,临了硬生生被砍了500块云开体育,以2.8万元成交。
这事儿一出来,沟通区平直炸锅——有东说念主惊叹“二手车商眼里,车里多张纸巾王人得算折旧费”,也有东说念主吐槽“十大哥车能卖这价算可以了,我家同款轩逸旧年才卖了2万5”。
翻翻最近的二手车行情,轩逸的保值率还真像坐过山车。
比如58同城上,2014年的经典款轩逸,11万公里还能挂5万傍边,但2012年的老款若是跑到14万公里,价钱就得掉到2万露面。
再看北京市集,一辆6年车龄的轩逸若是禁锢顺应,能比同庚份车多卖大几千。
是以说啊,这二手车的价儿,真不是光看年份和里程就能拍脑袋定的,车里头藏没藏“历史文物”,钥匙划痕多未几,以致座椅下面有莫得孩子塞的饼干渣,王人可能酿成砍价的由头!
说真话,看完这老哥的阅历,我隔着屏幕王人替他肉疼!
但仔细思思,二手车市集本来即是个“细节决定成败”的地儿。
您思啊,买家蹲那里验车半小时,连安全带卡扣松不松王人要掰扯,更别说后座缝里冒出一堆“泊车票古董”了——这不解摆着告诉东说念主家“我这车天天路边吃灰”吗?
不外话说讲求,咱普通车主哪懂这些弯弯绕绕啊!
就像汽车之家早前说的,10年轩逸车况好的能卖6万多,但若是碰上座椅老化、轮胎磨损这些“暗病”,价钱立马对半砍。
是以啊, 卖車前真得学学"断舍离", 内部外面打理利索了, 别让这些“小辫子”成为压价凭证!
再說了,现时二手車行情就跟開盲盒似嘞!
您看華夏二手車網上,同庚份軒逸,有东说念主掛3萬沒东说念主問,有东说念主標2.5萬當天就被秒.
這裡頭門说念可不少: 是不是4S铺保養記錄齊全?
有沒有出過險?
连空調出口積灰厚不厚,王人可能影響買家的姿色價位.
是以诸位老鐵如果筹算賣車, 千萬別學這位老哥臨陣磨槍, 至少提前兩個月把車裏外打理乾淨, 該修劃痕捏緊補, 該換輪胎別敬爱錢.
畢竟現在買家精著呢抖音刷幾個驗車視頻,就敢自稱"專業評估師"啦!
這次"停車票引發砍價慘案",說到底還是給我們提個醒:愛車如談戀愛分離時體面與否,全靠平時精心。
您如果也經歷過賣車哭笑不得,不妨來評論區唠唠——遇見過拿放大鏡找劃痕細節控買家?
還是被商販因為坐椅上的咖啡漬狠砍價格?
點贊破千,下期深扒那些絕對不會告訴你的10個壓價套路!
別忘點關注喔 未来同時間 帶你圍觀更多現實中最接地氣汽市故事!云开体育